知识网
  • 主页
  • 教子有方
  • 注意力训练
  • 教育方法论
  • 名人教育
  • 智力开发
  • 儿童阅读
  • 国外教育
  • 英语学习
  • 性教育
  • 幼教报道
  • 性格养成
  • 儿童健康
  • 大话育儿
  • 综合育儿
  •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育儿 > 课程标准10: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建议

    课程标准10: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建议


    时间:2014-07-01 21:04:50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点击:1368

      课程标准10: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建议

      选修课程,要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按照课程目标,逐步加以建设。

      选修课的内容,可以是比较宽泛的,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中外小说名作选读”,这样的课程有利于使课内的学习扩展、延伸到课外,学生在课内学到某一作者著作的选篇,产生兴趣后,课外再去阅读全书,或者产生进一步了解作者全部著作的愿望,进行更系统的阅读。也可以选择一本书或某一个时期、某一位作者的著作,如红楼梦”“史记选”,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地阅读。一个人能在一段时间里集中注意力深入地读好甚至读通一两本书,可能会终身受益。

      选修课的实施方式,可以是从书本上学习,内容需要兼顾中外与古今;也可以是到生活实践中学习,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以下涉及到一些关于选修课的设想,详略不等,目的在于提供一些思路,供建设选修课时参考。

      【诗歌与散文】

      课程举例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为了认识中国古代诗歌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感受中华艺术精神,陶冶情性,丰富积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可以精选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诗歌与散文名作,供学生阅读鉴赏。模块的具体内容组织,可采用多种方式,有综合性的,如《中国古代诗词曲鉴赏》、《中国古代散文鉴赏》等;有专选一个时代一种代表性文体的,如《唐诗鉴赏》、《宋词鉴赏》、《元曲鉴赏》、《唐宋散文鉴赏》等;也可以单选一个作家的作品,如《陶渊明诗歌鉴赏》、《杜甫诗歌鉴赏》、《韩愈散文鉴赏》、《东坡词鉴赏》等。

      中国古代诗词曲鉴赏:

      精选中国历代诗词曲精品,如《诗经》、《楚辞》、汉魏诗、南北朝诗、唐宋诗、唐宋词、元明散曲、元明清诗词中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有重点地进行阅读鉴赏。

      选择诗词曲作品,可以按时代,也可以按作家,也可以按题材(如山水、田园、边塞、妇女、登临)、风格(如豪放、婉约、俚俗、典雅)或诗体种类(如绝句、律诗、古风、小令、长调),组合在一起进行阅读,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由分到合,或把握共同特征,或比较不同特点。搜集历代诗话、词话、曲话及其它资料中对作品的品评,用来帮助鉴赏作品。可借助多媒体手段鉴赏作品,但诗歌是语言艺术,应致力于对作品整体意境形象和语言魅力的感悟。对自己喜爱的诗词曲作品,应熟读背诵,增强文化底蕴。

      唐诗鉴赏:

      学习本课程,选读唐代不同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重要诗歌流派和诗人的代表作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了解作品的价值取向,领略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认识唐代诗歌创作的杰出成就,培养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民族自豪感。

      在鉴赏的过程中要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激发浓厚的鉴赏兴趣,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和修辞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运用诗词格律知识赏析唐诗作品。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唐诗作品。

      可以把若干具有相同因素的唐诗组编在一起,进行专题性的研读鉴赏。从书刊、网络等渠道搜集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作品评论资料,帮助阅读鉴赏;组织学生诗社等业余社团,开展专题研究活动;依托本地自然人文资源,围绕所读的唐诗作品组织游览、考察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感受和理解作品。

      唐宋散文鉴赏:

      学习本课程,可重点选读唐宋八大家中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散文名篇,理解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杰出的艺术成就。对韩愈的赠序文、论说文、传记文,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寓言文,欧阳修、苏轼的亭台楼阁记、山水游记、论说文、小品文等,可以重点研读。

      在阅读中体会作家的人生追求和胸襟怀抱,进步的社会理想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理解散文作品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入思考,学习用现代的正确观点和思想方法来分析作品的内涵和思想倾向,认识其意义和局限。可从各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适当联系作家的生平和思想、作品写作的具体背景,以及前人对作品的品评,来加深理解。

      对这些作家在散文创作中立意、选材、手法、风格、语言方面的个性特点,以及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成就,通过阅读品味,有所领悟和把握,但不必深究。对唐宋八大家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有大致感受即可。

      运用已有的文言语感、文言文语言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借助工具书和今人注释,进一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能顺畅地将古代散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

      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应反复诵读,直至背出,在涵咏中体验其思想和艺术魅力。积累优秀散文中的名言佳句,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学素养,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课程举例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

      本课程模块具体内容的组织,与上面课程类似。属于综合性的,可开设《中国现代诗歌鉴赏》、《中国现代散文鉴赏》等课程,如:

      中国现代散文鉴赏:

      选读“五四”以来我国现代散文的优秀作品,在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社会背景和个人遭遇处境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作品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了解散文的有关知识,从构思炼意、选材谋篇、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对散文作品进行赏析,领略作品内容之丰、形式之美,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接受现代人文精神的熏陶。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从感知和领会、理解和阐释、对照和比较、辨析和品味、引申和联想、质疑和评价等不同的角度阅读现代散文作品,提高阅读水平。

      进行比较阅读,可以把年代、作家、题材、体裁、风格等相同(或不同)的作品组编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从作品的主旨立意、构思谋篇、意境格调、语言风格、社会意义以及美学价值等方面加以对照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

      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对所读文章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倾向加以理性的思考,提出合理的质疑和批判,从时代社会发展背景和作者个人阅历学养等角度,对散文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指出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认识上的偏颇或错误,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

      了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的基本情况,知道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

      开展小组研究活动,就某一个专题(如《朱自清的语言风格》《走近郁达夫》《鲁迅〈秋夜〉的美学意蕴》《解读余光中》等)开展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组织读书报告会。

      以单个作家的作品鉴赏为内容的选修课程,可开设《徐志摩诗歌鉴赏》、《郭沫若诗歌鉴赏》、《朱自清散文鉴赏》、《冰心散文鉴赏》、《鲁迅杂文鉴赏》等。

      课程举例三:外国诗歌散文鉴赏

      本课程精选世界各国古今优秀作家的诗歌与散文名篇,供学生阅读鉴赏。模块内容的组织方式可参照上述课程,可开设综合性的课程如《外国诗歌鉴赏》、《外国散文鉴赏》等;或按国别开设,如《俄国诗歌鉴赏》、《英国散文鉴赏》等;也可选择单一作家的作品开设课程,如《普希金诗歌鉴赏》、《泰戈尔诗歌散文鉴赏》等。

      【小说与戏剧】

      课程举例一:中外小说选篇鉴赏

      选读中国和外国的若干部小说名作,可以是单篇的短篇小说,也可以是中长篇小说的节选。扩大文学欣赏的眼界,拓宽思想文化视野,领略中外小说作品中蕴涵的优秀思想内容,吸取中外文化的进步因素,提高分辨真假、善恶、美丑的水平。

      学习有关小说的知识和文艺理论方面的有关基础知识,对不同类型的小说作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和视角进行解读,提高解读小说作品的能力,提高阅读鉴赏水平。对中外小说作品进行理性分析,从小说的各种构成要素对所读作品进行赏析,发表鉴赏评论,对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审美观作出允当的评价,提出独立的见解。

      可以将有关小说按国别、作者、题材内容、流派风格等编成若干组合(如:中国古代四大小说名作阅读、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小说作品选读、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作品选读、巴尔扎克小说作品鉴赏、十九世纪的美国小说、吴敬梓与契诃夫作品的比较阅读、意识流小说作品选读、中国“伤痕文学”小说作品审视、武侠小说的文化价值等),进行专题研讨。

      对小说经典作品被改编后搬上银幕、荧屏,要作理性的分析,不能以观看影视剧来代替对原著文本的阅读。要理解原著的思想内涵,欣赏原著的艺术特色。观看有关的影视剧,要根据自己对原著的理解,对影视剧是否符合原著精神、是否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作出恰当的评判。

      课程举例二:中国现当代小说戏剧鉴赏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中国现当代小说戏剧的鉴赏,深入理解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探究作品的思想蕴涵及其社会价值;培养具体分析作品情节结构、叙事方式、人物塑造、表现方法、语言特色、创作风格等方面的文学审美能力;养成文学史的眼光与多样化的文学视野;尝试写作小说评论,并乐于交流和展示。

      选择从“五四”前后至20世纪末中国小说名家名篇,贯彻“一个文学中国”原则,以大陆为主,兼及港台地区。选篇在体裁上以短篇小说为主,适当选入一些中篇小说,不涉及长篇小说。应从创新性、独特性、多样性、社会影响与文学史上地位等方面综合考虑所选篇目。

      应以学生自主阅读、讨论探究为主,教师讲解为辅,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见解与小说评论实践的能力。在具体作品的解读中,引导学生理解文学批评方法的重要性,以及文学批评方法的多样化。师生可合作搜集相关的作家作品评论研究资料,帮助对作品的理解,并可配合教学,举行小说鉴赏读书会、报告会、专家讲座等。

      课程举例三:中外戏剧选篇鉴赏

      选读若干中外戏剧的经典作品,可以是篇幅短小的独幕剧,也可以是一部剧本的节选。了解作品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生百态,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正确理解中外戏剧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从中吸取思想和艺术的营养,提升艺术欣赏品位,丰富精神生活。

      了解中外戏剧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文化常识,知道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有关情况。学习欣赏中外戏剧的基本方法,培养解读戏剧作品的初步能力,具有欣赏戏剧作品美感的兴趣和能力。

      结合鉴赏中国古典戏剧作品,培养对传统戏曲和当地地方戏曲的兴趣,领略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组织文学社团,对感兴趣的中外戏剧作品进行专题研究或比较研究,开展戏剧评论。组织观看传统剧目的演出,请有关专家和演员作专题讲座,边讲解、边演唱、边辅导,帮助理解戏剧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举行阅读报告会、作品讨论会、戏曲演唱会等,以形象生动的形式提高学习戏剧的效果。

      课程举例四:中外小说戏剧名著精读

      本课程可以专选中外小说与戏剧的单部经典名著,用精读的方法进行鉴赏和专题研讨。中国古代小说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古代戏剧名著如《窦娥冤》、《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桃花扇》等,中国现代小说名著如鲁迅《呐喊》、巴金《激流三部曲》、沈从文《边城》、钱钟书《围城》等,现代戏剧名著如曹禺《雷雨》、老舍《茶馆》等;外国小说名著如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悲惨世界》、巴尔扎克《高老头》、列夫·托尔斯泰《复活》、麦尔维尔《白鲸》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乔伊斯《尤利西斯》、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等,戏剧名著如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果戈理《钦差大臣》、莫里哀《伪君子》等。也可以单选某一个作家的小说或戏剧作品,如莫泊桑小说、契诃夫小说、欧亨利小说、海明威小说、莎士比亚戏剧、莫里哀戏剧等。

      【新闻与传记】

      课程举例一:新闻通讯的阅读与写作

      关注社会发展,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及身边发生的事件有敏锐的感觉,能及时发现相关事件、人物的社会意义和影响。阅读新闻、通讯作品,能迅速、准确地捕捉基本信息,并能综合其他相关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独立地、负责任地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阅读典范的新闻、通讯(含特写、报告文学)作品,了解其社会功用、基本要求、体裁特点和组成要素,了解该类作品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分析新闻、通讯作品的内容要素和结构特点。知道新闻、通讯搜集与处理素材的一般要求,并运用于写作实践。阅读新闻,分析观点与所报道的事实之间的关系。注重通讯中事实与细节的真实性和可靠程度。根据表达主旨的需要,辨析通讯的表达方式及其表达效果。对新闻、通讯作品进行比较阅读,知道新闻和通讯对材料处理和语言表达的不同要求,辨析新闻、通讯作品的语言特点。

      学习写作新闻、通讯,通过实地察访、个别访谈、开座谈会等调查方法,搜集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包括统计数据和个案),去假存真,去粗存精,根据表现主旨的需要,对素材加以甄别、筛选,选择使用最具典型性的材料,报道某种社会现象的有关情况,从现象入手深入进行原因分析。可以由三五人组成小组共同完成。

      课程举例二:传记选篇阅读

      阅读典范的传记作品,知道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共同点和区别,认识传记作品兼具史实性和文学性的的基本特性以及认识人生、以史为鉴基本功用。

      阅读人物传记,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在了解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对传主成长历程的影响;认识传主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所产生的正面作用或负面影响,从而正确评价其功过得失;体验传主的内心感情世界,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提高励志、冶情、勤学、修身的自觉性;并能通过理性的反思,从有关人物和事件中吸取教训,引为人生鉴戒。

      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悼词、墓志铭等纪实类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能参照有关资料,验证传记作品中材料来源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分辨基本事实是否可靠与虚构成分是否合理。理解作者对传主及有关事实所作的评价,能分辨事实与观点之间的关系,并形成自己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阅读纪实类作品,能从组织材料、提炼意旨、构思谋篇、遣词造句等角度加以分析,对不同作品的优劣高下作出评判,能揣摩、比较作品的语言特色。比较阅读关于同一传主的不同的传记作品,或者同一作家的不同传记作品。

      观看反映历史人物的影视片,通过与相关的传记作品作比照,指出影视片中虚构的成分,并分析这种虚构是否符合历史真实和事物的发展逻辑。

      课程举例三:传记专书精读

      本课程选择单部传记名著,用精读方法阅读研讨。中国古代传记如《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外国传记如梅林《马克思传》、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等。

      《史记》选读: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在史学史和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价值,阅读《史记》,能丰富历史知识,提高认识历史、社会、人生的水平,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而且也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精读《史记》中的若干人物传记,分析、领略其在叙述历史事件、塑造人物形象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色。对《史记》所记载的历史事件能进行理性的审视,作出独立的价值判断,对历史人物的思想品德、言行作为、历史地位、功过得失等能做出比较客观公允的评价。了解司马迁的历史观,对有关篇章中司马迁对人物的评述(“太史公曰”)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借助有关工具书,排除阅读中遇到的语言文字和历史文化知识方面的障碍。熟悉所读篇章中的精彩片段,能记诵、运用其中有生命力的语言、典故。

      《托尔斯泰传》精读:

      通过阅读,了解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独特的人生道路,感受作家的人格魅力,从中获取思想养料;同时,了解传记作者对于托尔斯泰作品的基本观点,大体掌握传记写作中选择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体会该传记的语言特色,吸收有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托尔斯泰传》共20章,并有4篇附录,可以选择一些最有代表性的章节作为重点参阅的材料,如《刚熄灭的光芒》《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艺术批评》等。罗曼·罗兰青年时代受到过托尔斯泰的影响,传记中可以看到作者融入的情感成分;作者本人的小说家身份,使他对托尔斯泰的三部小说名著的分析尤为独到;该传记褒贬鲜明,文采斐然。对于该传记,也存在一些关于传主作品的理解和史实方面的不同意见,宜扩大阅读面,以作比较分析。

      引导学生在阅读传记的同时,适当参考阅读托尔斯泰的相关作品和《艺术论》;也可以结合传记阅读,介绍有关的文化背景,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举办读书报告会、讨论会等活动。

      【语言文字应用与探究】

      课程举例一:语言文字专题

      认识语文在社会沟通、信息交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社会的发展变化与语言文字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语文的社会运用中自觉地发展自己的语言实践能力。观察身边各种语言现象,尝试运用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对这些现象作出分析解释。搜集材料,合作开展专题研究,探索语言变化的特点。

      重视培养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提高对语言文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了解语言文字使用混乱的不良影响,认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逐步形成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培养对语言文字中不规范现象的敏感性,讨论问题的所在和纠正的方法。在辨析语言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例如根据普通话的知识,对说普通话时出现的一些错误,能够识别并学会纠正。了解生活区域内方言的情况,探究当地人学说普通话的主要障碍和解决对策。也可以针对一两个专门领域(如司法、商务、传媒、政务等领域)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尝试分析其风格和特征。还可以开设文字、语法、修辞、逻辑、普通话与方言等专题,理论结合实际,阅读相关论著,了解该领域的重要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一般知识,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课程举例二:语言文字规范化

      认识语言文字在社会交际、信息交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社会的发展变化与语言文字之间的互动关系;观察身边的各种语言文字现象,对有关现象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分析。

      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掌握语言文字法规的相关内容,具有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对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的敏感性,并讨论问题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

      学习有关普通话的知识,对使用普通话时出现的错误,能够识别并加以纠正。了解生活区域内方言的情况,知道当地人学说普通话的主要障碍和解决对策。

      关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语言现象,搜集材料,合作开展专题研究,探索语言变化的特点。可针对一两个专门领域(如司法、商务、传媒、政务等领域)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尝试分析其风格和特征。

      课程举例三:演讲与辩论

      分析演讲的场合、听众的兴趣和特点,起草适合演讲场合、对象和演讲者身份的发言稿。沉着冷静、充满自信地演讲,运用高超的演讲技巧。利用手势、目光等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增强表达效果。能够评价演讲者的重要观点、证据、思路、表达方式以及表达的效果。研读历史上重大的演讲(如《我有一个梦想》、《葛底斯堡演讲》等),分析其特点并获得启示。通过典型辩论的观摩与研讨,感受在辩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机智与艺术。可以采取典型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活动。

      课程举例四:自然科学论著选读

      选择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自然科学论著,进行专著研读。能够结合作者和论著产生的背景把握其基本观点。查找相关资料,并结合现实,对论著及其影响作出分析和批判。可以拜访这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或组织交流活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体会和心得。注重领会作者和论著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学习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也可以选择典型的科普作品,了解科技发展的过程以及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影响。

      【文化论著选读与问题探究】

      课程举例一:文化论著选篇阅读

      为使学生具有较广的文化视野,尊重多元文化,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探究精神和思辨能力,需要开设本课程。本课程内容模块组织具有综合性特点,可以是跨国家、跨时代的,如《中外文化论著选读》,也可以集中于一个时代,如《先秦诸子论著选读》等。

      中外文化论著选读:

      本课程的开设,应精选中外古今的经典文化论文或著作片段,内容可包括文学、语言学、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其观点应在今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对高中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先秦诸子论著选读:

      先秦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学派,他们的论著代表着中华文化精神,对后世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开设《先秦诸子论著选读》课程,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的开设方式,是采用综合性的模块,即从先秦诸子各学派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的著作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或片段,进行阅读探究。

      课程举例二:文化论著专书选读

      文化论著的选读,也可采用专书选读的方式组织模块,专攻一家论著,如先秦文化论著可开设《〈论语〉选读》、《〈孟子〉选读》、《〈老子〉选读》、《〈庄子〉选读》、《〈孙子〉选读》、《〈荀子〉选读》、《〈韩非子〉选读》等课程,中国文艺论著可开设《〈人间词话〉选读》等课程,外国文艺论著可开设《〈歌德谈话录〉选读》等课程。

      《论语》选读:

      通读《论语》,大体了解全书内容,初步领悟《论语》的基本精神;对孔子学说有总体的了解。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需要和所长,确定一个或几个专题,按照专题范围,把《论语》中的相关语录梳理归类;并在每个专题下面合乎逻辑地归纳出若干项目,如:“学与思”、“言与信”、“己与人”、“义与利”、“孔子论仁”、“孔子论友”、“孔子论诗”、“孔子论教育”、“孔子的审美观”、“孔子的师生观”等。

      应遴选一种较权威的《论语》注释本,借助注释和其它工具书,并搜集、参阅有关资料和今人研究成果,自主细读文本;经过独立思考,就某个问题或从某个角度提出自己富有新意的见解。在研读中也可采用交流、讨论、辩论等方式,师生之间相互探讨。

      《人间词话》选读: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重要的近代文艺美学论著,也是古代诗词曲鉴赏的典范之作。通读全书(包括《词话》《删稿》和《附录》),了解基本内容,初步领悟王国维词学、美学理论的民族特色,以及它所接受的外来影响。

      阅读《人间词话》,宜侧重从作品鉴赏的角度领会其基本理论观点,对书中涉及的古代诗词曲作品有所接触和感知,并用来帮助对王氏理论观点的了解。根据自己对书中所涉及作品的熟悉程度,自主选择精读若干则词话,或围绕几个专题,有重点地加以研读,运用某一理论观点(如“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造境”与“写境”“诗人之境界”与“常人之境界”,以及情与景、隔与不隔、自然与雕琢、雅与俗、入与出),帮助欣赏诗词曲作品,提高运用理论观点鉴赏评价作品的能力。不求面面俱到,一些比较偏僻的知识和比较艰深的内容可以从略。

      《歌德谈话录》选读:

      歌德友人爱克曼整理的《歌德谈话录》一书,记录了德国近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歌德的重要思想和文艺理论观点,是世界文学的杰出成果。高中学生阅读此书,可以接触外国优秀文学传统,培养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拓宽文化视野,提高文艺理论修养。歌德的不少见解在今天仍有重要借鉴意义,当然也有其历史局限,对此能有初步的认识和评价。

      在通读全书、大体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对书中涉及的文化和文学问题进行归类,如:文学与时代、文学与民族、文学与自然、文学与现实、文学与人生、文学与作家人格、个别与一般、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文学作品的整体性、艺术创造性、美感和艺术鉴赏力、论著名作家作品(如古希腊戏剧、莎士比亚、席勒、拜伦、莫扎特、拉斐尔)等。联系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积累的相关知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熟悉程度,选择若干专题进行探究,结合了解歌德和本书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解其主要观点和内涵,扩展到对其他文化和文学问题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如有兴趣和可能,可结合阅读歌德传记和他的代表作品(如《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以帮助对有关观点的理解。对书中提及的重要文学艺术家的传世作品,也可从各种途径搜集品赏,用以印证歌德的相关观点,或据以提出不同看法。

      课程举例三:文化问题探究

      本课程侧重对历史和现实的文化问题进行探究,旨在增加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人文关怀的情感和文化底蕴;学习对文化现象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拓展文化视野,对各种文化现象进行理性思考和价值评判,关注当代文化建设,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可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如《中华文化寻根》等;与现实文化问题相关的课程,如《社区文化》、《民俗文化》等。

      中华文化寻根:

      通过古代文化知识的学习,窥探和感受中华文化的辉煌多姿和源远流长,以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寻根的兴趣。积累历史文化知识,增强文化底蕴,并融会贯通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关心并学习调查自己身边的文化现象,探求其历史根源和演变轨迹,讨论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课程可选择的内容专题,可包括民族、图腾、神话人物,氏族、婚姻、家庭、姓氏,原始崇拜、宗教,天文、地理、历法、纪时、风俗,艺术、文教、汉字、文献,衣、食、住、行、用等生活方式。不追求内容上的面面俱到,可以选择若干古代文化专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通过若干专题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自主学习中扩大古代文化的知识面。

      教学方法上既要给学生介绍古代文化知识,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现今文化现象,产生探求其历史源流的兴趣,使学生学会搜集材料、调查分析,说明和讨论传统文化现象的社会影响。可根据本地区历史、民俗、文物、古迹等文化资源,设计课题,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做调查研究。

      社区文化专题:

      培养社会参与意识,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在城市或农村展开社区文化的调查,搜集整理材料,对社区中市民或村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文化演变等进行分析讨论;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提高参与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实施本课程,注意调查访问与书面学习相结合,现状调查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分析研究与参与传播建设相结合。阅读有关书籍,了解关于文化及社区文化的知识和资料;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开座谈会等方式,向社区干部、中小学生、市民或村民等进行调查,整理分析资料,写成调查报告、关于社区建设的建议书等。

    文章链接:/etjy/zonghe/20140701/1209.html
    (责任编辑:李老师)
    关键词: 建议, 标准, 示例, 语文, 课程, 选修,
    赞助商链接

    儿童算术游戏
    Copyright © 2005 - 2014 幼儿教育网 联系站长QQ:2372-4776-8 All rights reserved.
    好妈妈 版权所有:京ICP备12036128号-4 9.7 ms2 sql: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