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阐述
作者的态度包括:对事件、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等等。所谓“评价”,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合理,论述是否透彻,感悟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另外,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
◆典型精析
(2010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岁暮(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鉴赏过程,不但要细读本诗,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杜甫的诗歌,了解杜甫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
【参考提示】边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技法点拨
1、体悟要深入。诗人写诗都不可能单纯地为了叙事、咏物,而要“赋诗言志”,要抒发某种主观情感、人生体验或对家国世事的认识与感悟。因此,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定要由表及里,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暗示信息,深入体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分析评价的前提条件。
2、分析要细致。第一,要紧扣原诗的内容。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必须引用原诗中的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能脱离原诗泛泛而谈。第二,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细致剖析,避免架空分析,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一起回答,既要分析表达了什么,也要分析是怎样表达的。
3、归纳要全面。有的诗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不是单一的,要求我们在分析概括时能理清思路,把握要点,逐一分析,不能遗漏信息或以偏概全。
4、评价要恰当。一要避免先入为主,用固有的认识代替具体诗歌的解读。如有的同学一提到辛弃疾,马上就想到抗金报国、收复失地、怀才不遇,如果在分析他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时,也用这个观点去套,就会张冠李戴。二要避免没有分寸,不用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评价,而是想当然地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古人,结果要么无限拔高,要么片面否定,对作者都是有失公允的。
【答题步骤】第一步: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并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第二步: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对作者的观点态度予以中肯的评价。
文章链接:/etjy/zonghe/20140701/1194.html(责任编辑:李老师)
关键词: 态度, 观点, 解题, 评价, 诗人, 诗歌, 鉴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