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之毒
父亲也许沉默少语,但说教起来也会像母亲一样絮叨,但他们的关注点完全不同。父亲的说教主要源于对孩子的高度期待或者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担忧。由于父亲往往是一个家庭中最权威的象征,所以父亲的失望、担忧、愤怒可能都会成为孩子的负担。过分的父爱就不再是爱,而是毒药。但是在父母的立场上,他们是打心眼里爱自己的孩子,并没有感觉到这种爱发生了质变。而此时,也许孩子已经因为过度的爱而感到负担,原来的保护伞好像渐渐收缩,取而代之的是被套上了爱的枷锁。
孩子的心里也知道父亲是爱自己的,并努力试图与父亲和睦相处。但是由于随着受到父亲的责骂或批评次数增多,孩子心理会产生阴郁,对父亲产生心理上的威胁。这种威胁感有别于母亲传递给孩子的,虽然母亲也可能会责骂孩子。
父亲在教育孩子时有可能失去理性,把教育的方式暴力化,即对孩子进行体罚,这里孩子的心理会感受到更强烈的威胁。特别是父亲酒后的恶劣言行对孩子更是极度恐惧的经验。对于受过刺激的孩子,即使是父亲正常的声音、语言、表情和动作都会成为诱发心理创伤的因素,父亲在孩子眼里就是施虐待者。
其结果自然是孩子自我防御,拼命地与父亲保持距离。孩子的一切反应在大众眼里有些荒唐,自己那么深爱着孩子,得到的反而是疏远和拒绝,不理解缘由的家长一定会火冒三丈。但孩子是无辜的,他们这么做都是因为恐惧。
严厉的父爱带来的心理创伤
《闪亮的风采》曾获1997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本片是一部音乐家传记影片,记录了患有精神病的澳大利亚钢琴家戴维.希尔什菲尔德的生活。
父亲彼得(阿明.缪勒-斯塔尔 饰)是一个严格而且性格偏执的人,他发现了儿子戴维(阿拉克斯.拉夫洛兹 饰)在钢琴上的天赋,将全部期待寄托在儿子身上。彼得天天督促儿子用心练琴,训斥和责骂伴随着戴维的成长。
戴维弹得好得到的是批评,弹不好更少不了责骂。如果有时偷懒,父亲就施以棍棒,用暴力的方式督促戴维。父亲如此严厉与其童年经历不无关系,小的时候他受到自己的父亲如此对待,留下了心灵的伤痕。彼得的心理创伤使得他对儿子的爱发生了质变,成为孩子成长的障碍。
无能为力地顺应,儿子的混乱和伤痕
戴维在父亲压力的管教下成为无能为力的存在,他不能左右自己的意志。电影中有一段父亲将戴维关在房间里反锁起来,其他家人无法入内,父亲侮辱的语言伴随着裸体的鞭打,在戴维心灵和身体上留下深深的伤痕。戴维在这一刻没有一句反抗,只是颤抖地承受着。
戴维面前是他无法逾越的力量,正压倒性地向他施加屈辱,而自己如此弱小,除了无能为力地化作坚冰,他别无选择。这种情况下弱势的一方往往只能被迫接受对方的思想和价值观。彼得的这种倾向越来越严重,他把“你本质懒惰是坏孩子”、“抗拒父亲就要受到惩罚”等意识强加给戴维,就像暴君制定着自己的规定。
戴维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被父亲洗脑,因为父亲的意志让他丧失了自己的选择,当英国留学的邀请函到来时他犹豫不决,最终浪费着宝贵的时间和机遇。幸运的是戴维周围还有很多人欣赏他的才华。当时有一位老太太凯瑟琳与戴维成为忘年交,交流之中凯瑟琳讲了自己父亲的故事,这让戴维深受刺激。凯瑟琳的父亲形象慈祥,处处用心理解子女……这样的形象与自己的父亲是天壤之别,戴维受到很大的冲击。戴维知道自己的父亲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容许孩子有个人的想法。
“你记住现在离开家,以后将永远不属于这里!”父亲向戴维咆哮着,但鼓起勇气的戴维去意已决,他不顾父亲的威胁踏上了英国留学之路。在英国,戴维遇到了他的导师,导师是位因中风左手残疾但深不可测的奇人。导师不仅欣赏戴维的才华,更能理解他的心灵,所以能找到适合戴维的方式让他发挥出最大潜力。在伯乐的指点之下,戴维的钢琴演奏水平与时俱进,即使是被认为最难演奏的“魔鬼交响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三交响曲也不在话下。戴维在音乐会上演奏“拉三”获得了满堂喝彩。这首乐曲曾是父亲最希望他能掌握的曲子。
最终在不懈努力后戴维成功地征服了“拉三”。但有些讽刺的是,在登上仰望已久的巅峰时,戴维的心却在那一刻支离破碎,好像失去了什么。乐章的休止符之后观众热烈欢呼,面对于戴维则是艺术的中止,他失去意识昏倒过去。
父亲赐予的重生
从旁人看来,离开父亲通过自己的努力征服艺术的顶峰,这是自己的成功,也得到了精神上的绝对独立。那么为什么他会在巅峰之际晕倒过去?之后因为精神崩溃在精神病院度过十年?到底是什么样的冲击使他如此陨落?
答案还是家庭,在童年时期充满了父亲带来的大大小小的心理创伤,父亲曾经反复命令,“抗拒父亲就要受到惩罚”强迫意识,过去多年戴维依然不能将它们从脑中抹去。所以当没有借助父亲的帮助而独自成功演奏了最难的乐曲,在登上巅峰的瞬间也正达到了反抗父亲的顶峰,戴维不由自主地感受到抗拒父亲的恐惧不安。幼年期经受父亲的虐待辱骂,在戴维成年之后依然留下不可磨灭的恶劣影响。这些幼年积累的创伤在那一刻集中爆发,戴维精神系统为之崩溃,父爱的创伤变成了后来十年的精神病院生活。
出院后的戴维还是性情怪异,过着特立独行的生活,某个雨天的餐厅,戴维看到钢琴本能地弹了起来。虽然时隔十年之久没有触碰琴键,但时间磨不去的是戴维的才华。虽然精神崩溃,意识荒废,但戴维却好像因此得到了精神世界的自由,他找回了童年世界缺少的随心所欲。戴维依然热衷演奏,他的乐曲依然感动着周围的人,他回到餐厅成为一位著名的钢琴师。戴维挥手作别过去,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不再是希尔什菲尔德,而使用了新的姓氏-“Shine”。
恐惧使拳头挥向父亲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联想起位患者的事例,主人公是一个打了自己父亲的女孩。各位听到这样犯上的故事一定感到惊讶,让我细细地说明原委。
这个女孩一开始去医院的原因是失眠,医生给她开了安眠药和镇定剂,这样的处方起到了一定作用,可是后来她又失眠,而且症状并不像是压力带来的,我问她这些症状从何时开始,她说是从亲哥哥离家当兵,她和父母三个人一起生活开始的。
哥哥离开家怎么会使女孩不安失眠呢?这里还要交代一下家庭背景。女孩的父亲在市场经营买卖赚了不少钱,家境殷实,生活稳定。但是父亲的兄弟们看上去更有出息,从事医生、律师等高级职业,所以父亲的社会地位总使他在兄弟面前抬不起头,这种劣等感让女孩的父亲非常苦恼。
生活富裕但缺少文化,这种遗憾只能靠下一辈来弥补,父亲这样想着,把所有期望寄托在儿子和女儿身上。父亲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学习,考取名牌大学成为高级的人才。听父亲期待的话语两个孩子耳朵都磨出茧子了,他们从小开始几乎每天都要按照父亲的要求学习,甚至补习到晚上12点。
哥哥生性活泼,但不爱学习,任凭父亲怎么严格要求,成绩还是不好,没有办法的父亲只能用棍棒教育。但结果适得其反,哥哥更早地放弃学习,实践没毕业就离开了学校。当所有期望都落到了女孩身上,她也就成为父亲棍棒教育的唯一承受者。
在父亲的逼迫和暴力之下,女孩生活在高度紧张和不安之中,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就成为了避免挨打的生存战略。懂事的女孩也努力地学习,她知道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家庭的和睦,减少矛盾的激化。
但是她的努力还是遇到了瓶颈,高中一年级时发生的一件事让家庭矛盾激化。深夜醉酒的父亲回到家中对哥哥辱骂斥责,而后又把暴力施加在母亲身上。女孩努力地劝解父亲,但无奈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这时哥哥冲上来阻止并顶撞父亲,父亲大吃一惊,两个人沉默对峙之后,哥哥带着母亲离开了家。女孩犹豫是否离开,但是由于害怕留下来。
醉酒昏睡过去的父亲,一小时后醒了,他怒吼着让女孩把母亲和哥哥找回来。当时已是深夜,女孩恳求等到天亮再去,这激怒了还未完全清醒的父亲,他开始疯狂地殴打女孩。女孩在父亲的拳头下承受的不仅是皮肉之苦,还有接近死亡的恐惧。当时家里没有任何人,没有人劝阻父亲,失去理解的父亲的暴力行为强度加剧。女孩最终承受不住,失去意识昏了过去,等再次醒来已经是第二天,她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那之后父亲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也很少出去喝酒,对女孩也是万分愧疚。后来母亲和哥哥回到家中,她出院也回到家里,从那之后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有的时候父亲还会说教几句,但她像没听见一样继续学习。有的时候父亲关切询问学习情况,她也没有任何反应,因为即使父亲流露出关爱她还是会感觉到对父亲的害怕和不安。她尽可能地不待在家里,因为家让她恐惧,她早出晚归,在学校自习室学习到关门才回家。
女孩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考上大学,然后离开家独自生活。但是运气不好,没能考取理想的学校,于是女孩开始了第二年的复读,这个时候哥哥到了参军的年龄。不安和恐惧从那个时候加重了。学习到很晚回来,女孩一到家总是神经过敏地先观察父亲的反应,心理的紧张感无法释放。有时父亲喝酒回家,闻到酒气的她一夜都合不上眼。她就像战壕里的战士,蜷缩在被子里对隔壁房间里父亲保持警惕,一时一刻都不能放松下来。
但是有一天还是出事了。那天模拟考试结束,女孩得到难得喘息,回到家中休息。父亲喝酒回来和母亲吵了架,后来矛盾升级父亲又动了手。听到母亲的叫喊,她冲到隔壁,挡在父亲中间,而父亲的拳头又要落在她的身上。在那一刻她脑中曾经濒临死亡的感觉再次重现,同时产生的是对死亡的恐惧,多种情绪混合的爆发使她主动地作出了反击。她用力推向站立不稳的父亲,将自己拳头挥向父亲,重重地击打在父亲脸上。
父亲倒地,她头也不回地夺门而逃。第二天醒酒的父亲恳请母亲去把女孩带回来,女孩当时逃到了姨妈家,无论母亲怎么劝她,她坚持父亲在家她就不回去。后来父亲自己去找女儿,请求她只要回家学习他一定会戒酒,但女儿只是对着父亲怒吼“不想见到你”!只有父亲离开才肯回家就等于将父亲逐出家门。
在她向父亲吼叫时,她完全像是另外一个人,情绪过分激动。后来父亲没有办法,只能暂时搬家到办公室住,有时候回去取东西碰上女儿,女儿也会发疯一样地责骂他。一个完整的家庭就这样四分五裂,女孩过激的举动是可以理解吗?父亲是这场家庭悲剧的罪魁祸首?
父亲和子女之间,母亲的作用
现实中父亲对于孩子的影响力之大,他们自身都想象不到,可以说父亲是对孩子内心的价值体系影响力最大的人。父爱若能合理均衡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将会成为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资源,帮助孩子在内心建立起肯定的信念体系――对自我和世界肯定的信念,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有能力独自战胜未来生活中的困境。
但是如果父亲自己没有得到过父爱,经历过严重创伤,或者把自己的遗憾寄托在子女身上的话,忽视了孩子真正的要求,将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这种意志的强迫会诱发孩子的忧虑和紧张,如果伴随着辱骂和体罚,会在孩子内心升级为一种胁迫感。所以从孩子的角度来说,时有发生的体罚威胁着自己的安危,威胁着自己的存在价值,这就形成了心理创伤。
如此看来,过分的期待和希望反而会成为孩子的压力,结果只能适得其反。父亲和子女之间需要一个缓冲地带,母亲在两者的关系中就显得格外重要,她一方面可以使父亲从高度期望中冷静下来,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减少忧虑和压力,母亲积极地发挥作用就不会使父亲和子女的关系走向不可逆转的地步。
但是电影《闪亮的风采》中母亲的形象太过软弱,同样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更没有能力保护孩子。影片的最后钢琴家改换了姓氏,其象征意义就是脱离和父亲的关系,即摆脱了父亲带来的心理创伤,这之后他重新开始了生活。
人生中有多少不同的创伤?其中竟然有一种创伤叫做“父爱”,过度的父爱给孩子心灵的创伤可能需要一生的时间来治愈,祈祷这份深沉的爱得到最终的和解。
文章链接:/etjy/jiaoziyoufang/20150415/1506.html(责任编辑:李老师)
关键词: 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