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数位家长与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担心和困惑——孩子越来越胆小,面临挑战喜欢退缩。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特定的原因促发了孩子的挫折感,而经过强化之后,就会成为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往往未战而先弃。父母需要做的,除了先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还要通过尝试一系列的方法激发孩子对于成功的向往。本文通过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和心理学中的“期待效应”来对孩子容易放弃的表现和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请家长们参考。
家长心理学:为何孩子越来越害怕挫折,越来越容易放弃
新学期,欣欣带回来老师发的一张「才艺通知单」,有韵律、画画、黏土、点心、乐高、科学……好多好多才艺活动可以选择。
「欣欣,你想要学什么?」妈妈问。
「嗯……我不知道。」欣欣听了这么多选择,很犹豫。
「学跳舞?」妈妈又问。
「嗯……我不会。」欣欣说。
「不会才要学啊!」妈妈说。
「可是我不会。」欣欣又说。
「不然,乐高呢?」妈妈再问。
「嗯……那是什么?我不会。」欣欣又说。
「就是把很多积木排起来呀!很好玩的。」妈妈鼓励欣欣。
「我不敢,好难喔!」欣欣低头说。
看着欣欣好像每一样都想放弃,妈妈忍不住一直要鼓励她。于是,好好的才艺班选择,就这样变成一场「说服大会」了。
孩子的「不敢」,会表现在很多层面。小小孩的「不敢」,会让他们不敢尝试许多「明明无危险性」的人事物;而大一点小孩呢?这些事物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非常陌生,但他们却很容易退缩。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已经跨越了「不敢尝试」,到了一种比较偏向「消极」的心理状态:未战而先放弃。
要鼓励这种「容易放弃」的状态,父母除了要先了解背后的原因,还要帮助孩子建立「成功的想象」。
★孩子可能这样想
[自主性的挫折:罪恶感与退缩]
心理学上的「肛门期」(即弗洛伊德所划分的人格发展的第二阶段。共五个阶段,分别为: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岁或13岁开始。新东方家庭教育微信君注),发生在孩子大约一岁的阶段,孩子此时会透过排泄物的自我控制,来完成「做自己主人」的感受与能力。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凡事都有自己的看法,或者常常喜欢自己做或决定某些事。
例如,有些小男生,在这个时期看到爸爸系着皮带,就跟你说他也一定要穿有皮带的裤子,殊不知这种刚学会「尿尿要说」的阶段,系皮带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要上厕所时解皮带不及时就可能会尿在裤子上。倘若,这个时候大人的反应是:「你看看,早就叫你不要穿这种裤子了吧!活该。」孩子的自主性就会受到挫折,他们有自己想法、却又因这想法而受挫,加上大人的责难,就会开始萌生「我的想法会害人」的罪恶感;这可能让孩子不再敢有那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作为,也会变得比较容易退缩。做起事来自然绑手绑脚,一旦有挫折感觉「即将降临」,就先举手投降了!
[肛门期的自我放弃]
孩子的情绪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得更成熟(其实就是情绪变得更复杂、更难解)。大家不妨想想,我们因为语言学习够了,所以老师曾经教过我们如何定义「忌妒」、「输不起」、「做不到」……可是对孩子来说,这通通都是很难被表达、被定义的一种「不舒服感」而已。
既然孩子讲不出来,那么对他们来说,最好的方式当然就是不要面对这些,所以只要任何情境让他们感受到危险的存在,他们不如都不要去做,就不会受伤害。这种孩子最典型的状况是:完全服从于父母帮他们安排的事情、完全仰赖父母亲对他们的帮忙。只是,被安排好了、被帮忙多了,其实是孩子一种不敢面对的放弃感。
所以家长们知道吗?这个时期,孩子们所爱听的童话故事,就具有帮孩子「整合挫败感」的功能。
比如说:童话故事「灰姑娘」里头,有一对忌妒灰姑娘美貌的后母和坏姐姐,但这些人后来都受到惩罚了-这种故事孩子听了会很高兴,不是因为故事多好听,而是因为「忌妒感」被打败了,孩子可以重新回复那个美好的自己。也就是说,当家长们听到孩子从童话故事里学到了某些议题,我们还要回过头来帮助孩子,把这些「虚拟的想象」与「真实的他」做连结,和孩子一起激荡思考,他们遇到这些不舒服情绪时可以怎么办?
孩子就不需要总是用「放弃」来加以面对。例如,和孩子讨论:坏姐姐会忌妒灰姑娘,孩子知不知道忌妒的感觉是什么呢?
孩子平常是否也会对某些人产生这种感觉?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孩子都怎么办?
★家长可以这样做
善用「毕马龙效应」:引导想象,孩子就成为那个想象
心理学里头有一种「环境疗愈」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潜能,只要在满足内在需要的环境下生长,获得良好的互动与响应,人们就能充分运用内在的资源、朝向自我实现。
就像那埋在土里的种子,只要给予适当的养分和空气,它的根会往土里扎得越深,而它的茎和叶子则是昂头地朝阳光的方向生长。
我曾经遇过一个朋友,她在拿到博士学位的庆功宴上,说了一句令人跌破眼镜的话:「我要感谢我的国小老师,因为他小时候说我『捡角』了,我才会努力到今天。」
「捡角」是一句台语,形容「这个人没有用」的样子。那么,为什么这个朋友要这么奇怪,感谢有人用这句话骂他呢?
原来,这个朋友是听不懂台语的。她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因为没办法完整地念出一段课文,一度被判定为学习迟缓;加上各科成绩怎么考都是满江红,所有任课老师看到她都摇头叹气,偏偏她连体育、音乐都才艺课程都不太行,于是大家对她的评语就是:「世界上怎么会这样头脑简单、四肢也不发达的孩子?」
某一次的小考过后,这位朋友照惯例拿了一片惨不忍睹的成绩。谁知,导师却在放学唤她过来,用一口当时不被允许说的台语,微笑且慈爱地对她说了一段话……详细内容是什么她已经记不起来了,只依稀记得老师温柔地抚着她的头,说:「你真的是捡角啊(台语)……」
这个朋友是个标准的外省人,台语一点都不通,压根就不懂老师当时在说的话意思是什么;可是深印在她脑海里的,是老师当时眼神、表情和语气,于是她在那个温柔慈爱的想象中,误会老师是在夸奖她了-她以为「角」是在形容钻石,简直不敢相信老师会用钻石来形容她!
于是这天大的误会就陪伴着她的求学时代,她开始发奋念书、以报师恩,上课时总努力地抄笔记,遇到真的不懂的地方,还硬背下来……就这样一路读到开窍、直攻博士,终于成为一颗闪亮亮的明日「钻石」。
这就是心理学里头著名的「毕马龙效应」(Pygmalion Effect,即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译“毕马龙效应”、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与此同义的还有“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新东方家庭教育微信君注)。-当你想象自己会成为什么,你就将成为那个样子。
在这样的观点下,我们可以了解:不管孩子过去曾经经历什么、不管孩子多么容易放弃,只要他能重新拥有一段让他感受到滋养、获得鼓励的关系,就有机会在内在充满快乐的温暖下,找到自己的未来道路。
在实际情境中引导孩子想象,发掘孩子的喜欢。例如:带孩子去欣赏儿童舞蹈表演(即使只是在公园看大哥哥、大姊姊跳街舞)、看画展和艺术表演,引导孩子想象,发现孩子的兴趣方向。
分享父母的挫折故事,让孩子了解「喜欢的事」不一定要「做得完美」。有些父母会向孩子说一些身心障碍成功人士的故事,但其实对小孩来说,不如说父母的故事来得有共鸣-特别是小孩。因为,当小小孩发现他们心目中如同「神」一般的父母,也会犯错,就可帮助他们未来面对困难时,能更轻松以对。
这些不能说或做
误用激将法:「这么容易放弃,就是没有用。」(加深孩子的挫折感)
用亲子关系加以威胁:「你这样什么都不敢,真的很不像妈妈的小孩。」(加深孩子的罪恶感)
文章链接:/etjy/xingge/20140520/765.html(责任编辑:李老师)
关键词: 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