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底,一段令人震惊的年仅12岁小女孩电梯内摔打1岁半男婴的监控视频相信许多人还记忆犹新,此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恶童”的强烈谴责和深刻反思。有不少义愤填膺的网友称这个女孩是“天生的恶魔”,一个本该纯真善良的孩童竟会对比自己年幼弱小的婴儿做出如此残忍的举动令人难以置信。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做出恶劣出奇的坏事,有的孩子却不会呢,到底该如何教育今天的孩子呢?法国心理学家克洛德·阿尔摩斯(Claude Halmos),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分析和建议。
地理课上,72岁的老师在讲课。底下学生乱成一团,有人睡觉,有人打闹,还有学生走来走去拍录像。突然,一个戴耳环的男生冲上讲台,一把将老师的帽子从头上扯下来,还有学生将矿泉水瓶子扔向黑板。学生们爆笑,同时夹杂着辱骂:“那就一傻X!弄死他!”戴耳环的男生甚至冲上讲台要打老师!
《这就是偶们的课堂》的4分55秒的视频,说的是曾经引发全社会震动的北京海淀艺校学生辱师事件。
今天的孩子们看起来如此胆大妄为,毫无尺度可言,这让我们对他们的“恶”倾向感到焦虑与愤怒。
“我们无法理解现在的孩子们,他们很聪明,但也坏得出奇!”一位小学女教师说海淀艺校的事情她一点也不奇怪,现在的孩子什么做不出来呢?把几条虫子放在老师讲台上已经是轻的了,一些孩子甚至会用“性”的字眼来侮辱女老师。
更出格的事情已经是严重的犯罪:一个年仅11岁的小学六年级小姑娘在12岁的同学身上扎了18刀;一个男孩仅仅因为一句脏话就被同学打死......
没有哪个孩子是天生的坏种,但也没有哪个孩子生下来就是文明的。但为什么他们还是会做出这样的事情?那些社会生活规则,为什么对他们不起作用?该如何教育今天的孩子呢?法国心理学家克洛德·阿尔摩斯(Claude Halmos),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分析和建议。
孩子受冲动驱使而行动
我要这个,我要那个!所有的孩子都是受内心冲动的驱使而行动的,他想要什么的时候就会去拿,单靠他自己根本不能抵御这种冲动。弗洛伊德认为,孩子的唯一目的就是尽快并尽可能多地得到满足。
同时,通过这种途径,孩子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看成是中心,是世界的主人。所以,没有大人的帮助,他不可能自己发生转变。大人的力量就是教育。
这个工作对于大人们来说是很难做的,因为教育远远不是时不时向孩子们说些大道理,而是要随时对孩子的行为保持警惕,加以提醒。
从小事抓起
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教给孩子各种文明的习惯和规则。这些都是孩子本来就不知道又不能单独弄明白的。人类可以任意想象,可以畅所欲言,但不能为所欲为。
以下就是父母应该告诉孩子的:我们没有权利损坏别人的东西,拿走别人的玩具是不对的。
但是,父母的工作不止是要告诉孩子这些规矩。父母还必须强制孩子遵守规矩,并且在违反的情况下惩罚他们。即使当孩子只是做了一件很“小”的错事时,家长同样要坚决地惩罚。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是的,这回他又偷了东西,不过只是一包口香糖而已。”违反规则的严重性,永远不能用它涉及物品的贵重与否来衡量。对于孩子来说,他/她总是有意识地在检验大人所说的规则是否真的很重要。这关系到孩子怎样理解言出必行。所以,大人的态度很重要。如果我们说一套做一套,那我们说的话又有什么意义呢?
知道别人会疼
教给孩子规矩,违反时就惩罚,这就足以让一个孩子变得文明吗?不是的。如果我们这样认为的话,那么教育就只是停留在表面了。孩子还是会和从前一样野蛮。只不过是在父母努力多次制止他之后,他才知道怎么做是对的。
但是教育的目的不仅在此,它是要让孩子从根本上转变。转变是很困难的,因为攻击别人、行为残忍是人类身上不能根除的东西。人类在战争年代所表现出来的残暴就是一个不难找到的证明。所以问题不是要把这些从孩子的身上根除,而是要让他学会自控和自省。这就需要大人把孩子对世界的认知人性化,把下面这三点传达给孩子:
一是人的生命有特殊的价值。只有通过父母,孩子才能明白生命的价值。这不仅仅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生命是很珍贵的,别人的生命也一样珍贵。
二是别人的存在以及别人可能有的痛苦。这一点也是一样,只有当它在父母之间、父母和自己之间、父母和别人之间相处时都得到体现,孩子才能耳濡目染。如果孩子每天看见爸爸打妈妈该会多痛苦呢?
三是规则的意义。规则不仅能管制人,还能保护自己和他人。一个孩子只有明白这一点之后才会自觉遵守规则。
孩子明白了这些道理,也就明白了世界是怎么回事。这会帮助孩子克制自己想做出“恶行”的冲动,因为他已经明白了其中的意义。
用不残忍的方法满足好奇心
欲望是深藏内心的,因此我们还有另外一项工作必须要做:引导孩子找到一些合理的、符合社会规则的、被允许可以满足自己冲动的方式。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有很多这样的机会。比如,一个3岁的小孩,为了弄明白为什么鱼是红色的,可能会先把鱼从鱼缸里捞出来,然后试着把鱼切成两半,好看清鱼肚子里面到底都有些什么。这对孩子来说是很符合逻辑的。
父母要禁止他这么做,跟他解释小动物会因此而痛苦地死去,而这一点是他不知道的。但是孩子会就此打住吗?不会。这次没能达成目的,带着疑问的孩子还会找别的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欲望。
所以,关键还是要给孩子一些合理的满足方式,比如和他一起读一本关于鱼的书,给他看相关的科教光盘,等等。这样一来,父母就可以表明他们知道并接受了孩子的好奇心,但要用一种文明的方式来实现它。
这会让孩子感到很快乐,并期待自己的下一次探索发现。同时,这也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增长。
孩子从此以后会把注意力放在新方式上面,再不会凭着自己的第一反应去做事了,因为他对那种方式已经失去了兴趣。如果他们可以在书里找到上百条鱼,又何必去把眼前的这一条小鱼切开呢?
警惕孩子的暴力征兆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暴力行为听之任之,又会有什么后果呢?这不仅是指家长没有教孩子不能伤害甚至杀害别的生命,也包括家长任由孩子违反规则。孩子在潜意识里会把家长的放任牢记在心。这样一来,他肯定会用虐待来找乐子。看着一条鱼扭来扭去的,真好玩,下次何不找一只猫来试试呢?它可是还会叫呢!如果家长不管教,孩子就会禀性难移了,他们还会误认为这样做,会让家长很满意。
一个行为暴力、残忍反常的孩子并不是什么特殊的人,也不是因为他身上带有坏的基因。他和别的孩子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很多情况下,他搞不清状况,在很多方面也严重缺乏教育。有时情况会更糟糕,孩子经常都是从周围的大人那里学到一些残忍的行为方式的。
无论是幼童还是少年,一有暴力行为,就必须要加以惩罚。通过惩罚,被他们忽视或是他们想忽视的规则就得以重新确立。但是家长也要对孩子行为的征兆有足够的重视。因为这往往是一个信号,说明孩子身上正在出现或者已经有问题。请不要忘记防患于未然。
暴力的孩子是牺牲品
校园里的暴力少年其实只是牺牲品。电视荧屏上充斥着无所不能的英雄形象,家长不加选择,孩子无力判断,只能不由自主地盲目效仿。当孩子离开家时,教育给他们的影响还不足以约束他们的行为。我们的社会对此也远不够重视。如果我们对斗殴事件追究责任,严厉处罚,那也同样应该讨论:学校什么时候才能是生活的课堂?
文章链接:/etjy/jiaoziyoufang/20140506/749.html(责任编辑:李老师)
关键词: 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