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什么?美是生活。高山流水、日月星辰,鸟语花香,明月清风,这是自然美;多彩的画卷、生动的舞蹈、悠扬的乐曲、精彩的故事,这是艺术美。爱国爱民、大公无私、尊老爱幼、谦虚有礼、助人为乐、积极进取,这是心灵美。从古到今,人类从来没有停下追求美的脚步。因此,我们有了鳞次栉比的都市建筑,有了色香味俱全的饮食,有了缤纷绚丽的时装,有了百花齐放的文艺盛世,有了文明礼仪、有了仁义道德……马克思说,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世界,从而也推进了人类文化社会文明的进步。我想各位家长一定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成为综合素质高、品德良好、身心健康、乐观向上的人。从这一点意义上来说,家庭美育,更重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多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到大自然当中去咯!那里有很多美丽的景色,我们可以好好欣赏一番了!”
妈妈显然也是掩饰不住出行的激动。
“妈妈,我还去小河边,去看小鱼游来游去,我要去捉蝴蝶做出漂亮的标本。”朵朵说着自己的计划。
“不止是这些,我们这次出去收获一定会更多,你的眼睛里会装很多美丽的景色的。”爸爸的期望值更高。
收拾停当,一家三口出发了,走向了大自然。
法国雕塑家罗丹有这样一句名言:“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也就是说,只要会发现,会欣赏,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小孩子的心灵是美好而不染纤尘的,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哪怕一片树叶,一朵小花,你都能和孩子一起发现它们独特而与众不同的美。
带孩子去大自然中感受美
自然界中,美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和理解美。有的人置身于美丽情境中却无动于衷,根本就感觉不到一点点美。所以,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是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
每个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美盲”,那么怎样培养他的审美能力,让他更好地鉴赏美呢?这就要求家长多带他们到自然环境中去,接触美的景和物,同时,更要引导、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之美,感受自然之美,评价自然之美。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具体形象来认识事物进行联想的。培养孩子认识自然美的能力,要从他们思维的特点出发,从一花一木,一山一水入手,采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方法引导。
要使儿童真正学会欣赏自然、提高审美能力,在身临其境获得丰富感性认识的同时,还要给予必要的知识传授,使他们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对美来个感性认识
审美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大自然中的景物五光十色,千姿百态,这些外部特征会冲击孩子的各种感官。
一、天然的色彩是审美教材。我们的大自然是绚丽多姿的。自然中,有红玫瑰,黄菊花,粉杜鹃,白水仙,争奇斗妍,媚态百生;生活中,有红的番茄,绿的黄瓜,橙的萝卜,紫的茄子,五颜六色,各有姿态。就连动物也是在用特有的色彩装扮自己,金龟子金光闪烁,红蜻蜓通透鲜红,大熊猫黑白分明,孔雀开屏更是色彩缤纷,灿烂夺目。
家长要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以自然界提供的各种天然色彩为教材,给孩子讲解颜色的种类特点,相互的关系,以及各种颜色构成的自然画卷;给孩子以美的享受,提高孩子感受自然美的能力。
二、欣赏各种各样的形态美。自然万物,形态各异:巍峨的山,挺拔的松,绚丽的日,皎洁的月,以各自不同的造型形态给人不同的美感;奔腾的江河,咆哮的大海,辽阔的草原,神秘的原始森林又各有不同的吸引力。家长要引导孩子去欣赏自然界独具一格的形态美,让他感觉大自然中的大美。
不断历练提升审美能力
家长要运用知识,从不同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孩子审美能力。比如建筑美的欣赏。建筑艺术历来被称为“凝固的音乐”。平时,家长有机会就可进行审美教育,观赏时先让孩子看到建筑物的全貌,讲解建筑物的布局、功能、结构、色彩、造型上的特点,使孩子真正感受到建筑宏伟的美。有的古代建筑和风景胜地还有动人的神话传说,给孩子讲述这些故事和传说,既可增长孩子的知识,又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使孩子的审美更有广度和深度。
希望家长们积极创造条件,用知识启迪孩子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全面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家长对孩子的美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家庭美育,从孩子还在母亲的怀中孕育,就已经开始。这一观点始于我国当代教育家蔡元培,也从现在越来越提倡的胎教得到证实。孩子出生后到成年前,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思想性格、行为和审美意识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当孩子还在襁褓,就从妈妈唱的摇篮曲,买的彩色玩具中受到美的感染。等孩子逐渐长大,穿衣打扮常由父母选择,看什么电视片、光碟、图画书常由家长先做出筛选,孩子是否出去旅游、到什么地方游玩也受到家长的爱好以及家庭生活情况的制约。如果家长喜欢欣赏古典音乐,孩子很可能会成为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如果家长喜欢看球赛,孩子很可能会成为球迷,如果家长经常打麻将、跳舞,孩子也许会变得贪玩,不爱学习……因此,不管您是否意识到,您的生活方式、美学修养、文化水平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审美观的形成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文章链接:/etjy/jiaoziyoufang/20130505/703.html(责任编辑:李老师)
关键词: